2020-10-09
9月22日,石家庄市红色收藏爱好者张志斌所藏的一册由侵华日军于1941年抄录的洪秀全族谱《万派朝宗》引起多方关注。该抄本系由侵华日军南方面军司令部联络官富樫实命令广州花县县政府宣抚班班长吴郁参抄录,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编次世系”,第二部分为“辨误”,第三部分为“洪氏世系源流”,第四部分为“洪氏族谱”。张志斌从事收藏已二十余年,尤其对红色收藏最为关注。在去年,他通过与外地藏友进行交换,收藏到这份珍贵文献。拿到手后,张志斌便查询了大量的史料,他认为,这件抄录于日本侵华时期的特殊藏品,彻底让侵华日军自称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后裔,盗取洪秀全族谱的公案真相大白;同时也为太平天国史料再添一个重要文献。因涉及日军侵华史及太平天国史研究,这一文献的出现吸引了专家学者的注意。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董丛林表示,富樫实把洪秀全族谱制成抄本,很明确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执行日...
2017年11月30日,农历10月14日,全球2800洪氏宗亲齐聚福建惠安山前乡湖坑山海滨,纪念英林洪氏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名古淡生,派源敦煌,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公元897年偕二子跟随唐王审知入闽,因揽英山之胜而肇基英林。英林洪氏始祖十四朝奉公,同时这也是首届洪氏文化节开始,盛典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待二子成年,始祖遥念故乡固始,遂单骑而归,途中染病卒于惠安。家人将其就地安葬于惠安县山前乡湖坑山,穴名青草龍,并派人护墓守灵,迄今已在此地繁衍千余人,皆为洪姓。精彩的表演英林洪氏大宗,始建于清康熙乙酉(1717),迄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庙堂于1993年集资重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洪氏宗亲合影走进英林洪氏大宗,但见正厅当中供奉着英林洪氏始祖的画像,上方高悬着“天王”、“第一丞相”、“大学士”等诸多匾额,彰显英林洪氏家族千百年来人杰荟萃、英才辈出的荣光与骄傲!墙上有中国国民党前主席...
菲律宾洪氏宗亲齐聚一堂,看看他们的排面!,“天下洪氏宗亲一家亲”尤其我们在外的宗亲,感受很深。“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菲律宾洪氏宗亲希望内地宗亲多走动,联络共同发扬洪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网友称位于东田镇南坑村的翁山洪氏三世祖墓“周围已被大量破坏”,经人实地勘测,发现祖墓基本完好,未遭破坏...
求一个好听的洪氏女孩名字,2020年6月15日中午12:35出生的一个小女孩,希望大家可以帮忙取个(洪氏,名字中带有金和水)好听的名字。谢谢!...
寻根,我是四川巴中的。我祖籍是陕西西乡,我姓洪,现在我的家族想寻祖,有线索的宗亲帮帮忙...
衍派指姓氏的发源或渊源,支脉,与传芳是姓氏中的两个方面。我们这一支的望出(郡头)是敦煌。为什么会有三个望出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一是敦煌。秦汉之际,皆居共城。共城,查《辞海》,是古国名,有二。其一,在今甘肃泾川北。另一处在今河南辉县,西周时为共伯封国。这里应该是甘肃泾川北。孝武开河北之地,置敦煌张掖酒泉郡,徙郡国豪杰以实之,洪氏迁于敦煌,因以敦煌为郡。二是豫章。关于豫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晋武帝时,平公自青州迁彭城,封下邳侯,因居之。晋永嘉之乱,八世祖大司农稚公自下邳迁丹阳;至十二世晞公镇守豫章(今江西南昌),又从丹阳迁豫章。第二种说法是,隋唐以后,洪氏称盛于皖、赣一带。南北朝时由于战乱,从而导致民族大迁移,把过去繁衍于北方的洪氏带到了南方。...
洪氏为什么又叫敦煌世家?,看到有一种说法,把洪氏称为敦煌世家,有人知道其中渊源吗?洪氏为什么叫敦煌世家?...
Copyright 2021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